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當個聽話的人不好嗎?

剛認識我的人多半會被我圓圓可親的臉和說話不大聲的表象說服: 這是個好孩子、這是個聽話的員工、這是個沒脾氣的好人;如果再多認識我一點,就會發現他們以為的和看到的也差太多吧!! 曾經參加過一個公開班,整個過程大約2個月,中間還有很多和學員的私下互動,但是一直到課程結束大概只有不到10%對我的認知相對接近;有更多是在課程結束後的一個月、九個月甚至一年後才發現他們認識的黃嬿倫不是他們以為的黃嬿倫

圖像裡可能有樹、植物、天空、草、戶外和大自然

我比他們想像中更有脾氣,儘管我的聲音小聲又溫柔;我比他們以為的更敢冒險,對我而言沒有舒適圈這件事;我的不聽話和任性讓我父母不知道擔了多少心,雖然每次都證明我選擇沒錯;我比他們以為的更活潑正面,雖然我的外表實在不像能爬4天3夜印加古道的人;我比他們想像中更不畏懼權威,即使在比我多20年的業界前輩面前,我也會毫不猶豫質疑他的錯誤想法。每次我和年輕朋友分享的時候,我都會說同一句話【不要太聽話! 多思考多想想,沒有人是什麼都懂的,世界在變做法也在變】。對我來說,只當個聽話的人不能說不好,但是很難會更好! 但是怎麼聽話才有機會更好呢? 這篇就來分享我超級聽話的經驗。

上週末是和我的第一位業界Mentor度過的,已經認識超過十年,但我們真正共事的時間只有不到三年,即便不在同一家公司她仍是繼續指導我。見面時分享彼此目前工作狀況時,她很高興我不限於R&D,往Corporate方向、往Strategy角色前進,因為這才能有更不一樣的視野。我很快回她 -- 因為我很聽話啊!! 我記得每個她給我的建議,尤其是我主動尋求解惑的時候;然後我就會默默去執行,而不是拋到腦後。她微笑回我 -- 那是因為妳聰明,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另一個就是Alex大師在實例首發班說過【當老師的最喜歡像Carol這樣的學生,就算不理解給的建議或做法是為什麼,矇著眼還是會努力去執行】,這也許是玩笑話,但是我真的是這樣的人,如果不相信為什麼要浪費別人的時間,如果不相信為什麼要找這個人呢? 有些事情是得先做過才能知道為什麼的。我非常珍惜每一位願意指導我的前輩,當然不見得每個建議都適合,但我要有能力判斷,因為最後只有我能為自己負責。

週末閒聊的時候,前輩也問是否我可以去Mentor一個在北京的朋友,我告訴她可以先談談,但是mentoship是互相的,雙方都要有意願才行。我自己遇過很多來問意見的朋友,但是最後做出來的和我給的完全不一樣,對我來說只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當然就沒有下次了。聽話沒有不好,但是只聽話而沒選擇或執行,那不過是浪費口水和時間而已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當釐清目標,然後就一定可以做出正確或合適的決定嗎?

大約八個月前我參加高階一班,也成為抵達【一談就贏】最高殿堂中的一員,心得中有提到這是【一個長達18個月但只要求釐清目標的課程】;現在課程結束了,但我的旅程仍在持續中,回溯過去檢視現在展望未來仍是我反覆練習的功課。今天的主題是我九月和部門同事分享的內容,也和【一談就贏】有關,當初準備內容之前,我真的沒想到最後收穫最大的反而是我。

談判風格分析是課程結束後Alex有可能會給大家的禮物,我第一次做這個分析就是在2016年9月24日思維一班,我當時的談判風格是這樣的,高競爭高合作,競爭滿分,當時老師說他沒見過競爭滿分的,但是因為合作也高分,某個程度有一定談判經驗,但是面向過度極端其實很容易被攻破,而進階班的課程對我會很有幫助。在去大陸工作之前我也上了進階一班(我是心得)。

20160924 談判風格

進階班課程對於我西進大陸的確很有幫助,讓我在掌握情緒翻轉的節奏上和攻其不意的操作上快速地擺平幾位難搞的同事,但是我的談判風格又是如何呢? 就競爭和合作少的分數跑去了迴避和遷就,但是還是相對很單一化。一路往前走的同時,我也不斷在想到底還要做什麼呢? 我是不是沒釐清關鍵因素呢?

2016 vs 2017 談判風格

2018年3月24日高階班,課後我隱約覺得我應該這樣做吧? 就默默做了練習,接著2018年6月16日我參加了思維九班的演練日和7月30日的公司內訓又做了談判風格,但是好像沒有長進......我當時很猶豫是不是該繼續我的練習。不過經過思維班演練日,我察覺有一件事情應該很重要,但我有做嗎? 或我做得好嗎?

2016 vs 2017 vs 2018 談判風格

不論我個人有沒有改變,我覺得這個測驗很適合分享給團隊,因為部門正在擴大中,有一半以上是新人,利用這個分享剛好讓新舊人相互熟悉一下。準備這個分享的時候,我就在想應該和大家一起做一次,所以才會發現不到三個月我的談判風格明顯有變化。這當然也讓我的分享有了更多討論的元素,也引發我後續一連串的思考。雖然還是不喜歡輸的感覺,但是我更願意不輸不贏或者你贏也沒關係反正我沒差就不算是輸。

2016 vs 2017 vs 2018 談判風格

我到底發現了什麼呢?又做了什麼調整呢? 我前面說過自始至終【一談就贏】課程核心都和釐清目標有關,但是釐清以後就沒問題了嗎?  決定採取的做法、下的決定都會影響結果,但是我們真的有意識採取適當的回應或反擊方式嘛? 還是隨著本性打贏就好呢?

我一直都是個滿用力的人,努力衝努力拼,尤其我在乎的事情更是沒有理由不拿下;但是有必要嘛? 我不只給自己壓力,也給身邊的人壓力。我去大陸工作前就認識的朋友,這一年多來對我的反饋就是我越來越自在越來越輕鬆,不像之前整個人弦拉得緊緊的,連聊天都會感覺到我的緊繃。

現在我會很有意識的採取行動,快速判斷我要不要浪費力氣和時間去爭取一個贏了也沒用的東西,還是把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就算這件事情放在我的盤子上,也沒有說一定得贏啊? 有時候讓別人贏一下也挺好的,如果根本無關緊要。這其實不是什麼新看法或新觀念,但是因為我自己效率向來還不錯,會習慣採取自然反應回擊,但是真的沒必要.......

現在我會多給自己五秒鐘,做出合適的選擇和決定,就發現可以妥協的事還滿多的,沒必要把精神花在拼了命也沒啥好處的事情上。戰意無雙很重要,但是該發揮在哪裡才能讓利益最大化也很重要啊!! (大師會說就是因為這樣才都讓別人拿走冠軍隊......)